最近,政府為了防止¾濟過熱,多次加息和提高準備金率。前者大家很熟悉,而后者許多人感到陌生,其實準備金威力巨大——
博 雅/文
金匠的小算盤
世界上錢最多的地方恐怕就是銀行了,我們手頭富裕的時候往銀行里存錢,手頭緊的時候取錢,做生意的時候到銀行貸款,那里似乎有許多錢。不過如果我們有辦法鉆進銀行的電腦系統和金庫中去數一下,我們就會發現銀行的一個尷尬的事實——它手頭上沒多少錢!
這個事實其實從中世紀就存在了。當時,許多人把自己的黃金交給金匠進行保管,需要用的時候再去金匠那里取出來。金匠們發現,人們通常不會同時來取黃金,因此總會有一定量的黃金存放在自己這里。世界上又總有一些需要借錢的人,金匠于是只保留少量的黃金,以備儲戶來取,其他的都借貸出去,賺取利息。他們保留的那一小部分黃金,就是所謂的“準備金”。
當現代銀行和紙幣出現之后,準備金制度依然保留了下來。銀行把大部分儲戶存的錢都借貸出去,只保留少部分錢作為準備金。在現代銀行制度中,政府一般不允許銀行自行確定保留多少準備金,而是給銀行規定一個準備金率。比如,如果銀行吸收了100億元的存款,而國家制定的準備金率是不能低于8%,那么銀行必須拿出至少8億元作為準備金,以備日常儲戶提款之用,剩下的92億元可以借貸出去。
經濟杠桿
準備金制度的好處很明顯,它把存儲的“死錢”變成了“活錢”,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活錢投資,發展經濟?梢哉f,準備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。而且,國家可以利用準備金制度,來對經濟發展進行調控。
當經濟蕭條的時候,國家為了鼓勵投資,刺激經濟,可以適當降低準備金率,如果國家把準備金率由8%下降到6%,銀行就多出來可用于放貸的2億元。這2億元如果借貸出去用于發展經濟,就對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。
反過來,當經濟過熱的時候,市場上往往有大量的資金在流動,各種資產價格上升,出現經濟泡沫。此時,如果國家把準備金率從8%提高到10%,銀行就不得不收緊放貸,回籠2億元存在金庫里,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就減少了,有利于經濟的降溫。我國政府在2007年就數次提高準備金率,到該年年底,準備金率已經提高到了15%左右。
準備金不是萬能藥
調整準備金率確實可以影響經濟,但它也不是萬能的,也有其天然的弊端。準備金率降得太低或升得太高,都會嚴重打擊經濟。
假如準備金率設得太低,即銀行只保留很少的一部分錢作為準備金,而把儲戶存的大量的錢放貸出去,當大量的資金被投放出去后,少量儲戶來到銀行提款,準備金就被取光,于是“金匠的小算盤”被拆穿了。這將引發公眾對銀行的不信任,擠兌風潮會立刻讓銀行垮掉。所以,準備金率太低,不利于國家金融體系的安全。
假如準備金率設得過高,銀行吸收來的存款有許多都變成了死錢,經濟發展將缺少資金支持,經濟將陷入停頓乃至衰退。所以,準備金率太高,將降低經濟發展速度。而且,死錢越多,銀行可以放貸的錢就越少,它們的經營就越難,銀行出現虧損也不是天方夜譚。
銀行應該保留多少準備金,可真是一門大學問。